面朝“成乐”,背靠“凉宜”,坐落成都平原东南部的犍为,不只有“百年火车、千年庙镇、万年湖泊、亿年桫椤”等国内一起的文旅景象,更有1375平方公里依山傍水的杰出生态资源,岷江黄金水道穿境而过。自古以来,犍为商贾聚集、文明交汇,素有“金犍为”的美誉。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近年来,犍为县深化学习遵循习生态文明思维,紧扣县委“专心一地一城”整体定位,坚决饯别新展开理念,全县环境质量稳中有升,生态办理成效显著,大众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大幅提高。
岷江航电犍为纽带工程仿生态鱼道全长1.85公里,宽4米,深2.5米,每格池室长4.8米,是西南首条、规划最大的仿生态鱼道。
“仿生态鱼道选用宾格网石笼作为隔墙构成鱼池,并选用竖缝作为过鱼口。运用底坡加糙,尽可能逼真地仿照天然河流,在鱼类跳过鱼道时不发生非生物性边界条件的改动,更简单经过。”省港投集团岷江公司作业人员李锐兰介绍。
仿生态鱼道的树立,有用降低了航电工程对上下流岷江水生态系统构成的切割及原河道鱼类天然通道改动的影响,为岷江乃至长江鱼类上溯产卵供给了通道,完成了鱼类洄游产卵。
“为了到达生态修正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图,岷江公司在建筑仿生态鱼道的一起还建设了四级航电纽带一起运用的鱼类增殖放流站。”犍为生态环境局总工程师袁邦旭说。
鱼类增殖放流站首要承当了薄鳅、白甲、中华倒刺等13种岷江珍有珍稀类的人工繁殖、培养和放流作业,2021年已向岷江投进胭脂鱼、厚颌鲂等13种鱼类合计19.1万尾。
坚持绿色展开,看护绿水青山,犍为时间心系“国之大者”。近年来,犍为县展开岷江干流224个入河排污口监测、溯源和整治作业,继续推动洛江溪流域生态修正和罗城新店儿水库环境整治,加强30个乡村聚居点日子污水处理设备运转办理……2021年,犍为7个国、省、市考断面均到达Ⅲ类以上水质,其间,马边河、龙溪河、沐溪河到达Ⅱ类水质标准。全县16个会集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2021年5月26日,四川绿之峰科技展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之峰)获得危险废物运营许可证,正式投产运转。
“这一资质证书不只是绿之峰公司的‘出生证明’,也是犍为县完成危险废物处置才能从无到有历史性时间的有力见证。”犍为生态环境局局长朱延黎如是说。
同年7月21日,乐山高能年代环境技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高能固废)获得危险废物运营许可证,并于当年正式投产。
高能固废和绿之峰两个危险废物处置项意图投用,宣告乐山市危险废物处理才能“零”年代的完毕,犍为成为全市仅有具有危险废物处置才能的区县,处理品种达35类,处理才能达每年11万吨。
“在市生态环境局的大力支持和县委县政府积极争取下,省生态环境厅已赞同犍为县作为全省58个危险废物会集搜集储存试点单位之一,估计最大储存规划达2500吨,年周转总量达5000吨,建成后将进一步健全优化犍为危险废物收运处系统,让危险废物转“危”为安,实在保护人民大众身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朱延黎说。
重拳“治土”。推动土壤污染防治,有针对性地将部分企业归入土壤污染要点监管名单,全县受污染犁地安全运用率与污染地块安全运用率均到达90%以上。全面排查整治矿山矿企生态环境杰出问题,全县土壤质量安全可控。
归纳“治气”。施行“减排、压煤、抑尘、治车、控秸”五大工程,展开工业源、扬尘源、移动源三大专项整治举动,健全定时谈判、调度机制,加强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操控。2021年,犍为县主城区环境空气质量归纳指数3.41,排名全市11个县(市、区)第4位,全省183个(市、区)县第120位;优秀天数333天,优秀天数率91.2%;PM2.5均匀浓度34.1微克每立方米,安稳到达国家二级空气质量标准,完成犍为“蓝”常见。
同顶一片蓝天,共护一方水土。2022年,犍为县将继续深化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构建现代环境办理系统,继续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改进,以优质生态环境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展开。